点击查看
时间:2021-07-09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望都县融媒体中心,也有一对亲生姐妹,她们就是赵倩和赵曼。姐姐赵倩是一名记者,妹妹赵曼是望都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这对姐妹并肩作战,用自己的勤奋和敬业,践行着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携手共同传播望都“好声音”。
赵倩:“自学成才”的新闻记者
2004年,21岁的赵倩进入望都广播电视台工作。最初,她从事的并非是记者工作。赵倩先后在广告制作部、新闻制作部担任编辑,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熟练掌握了广告和新闻制作的全部技术和流程。2015年,赵倩正式调入新闻部成为了一名记者。尽管以前没有拍过片子,也没写过稿子,但赵倩有对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满腔热情。工作中,她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认真琢磨别的记者拍摄的画面和撰写的稿件。同时,刻苦自学与新闻采访有关的知识。很快,赵倩就适应了记者岗位,可以独立拍摄采访报道了。
六年来,赵倩已经由当年的记者新兵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期间共在省、市电视台、电台播发稿件近300余条,有力地宣传了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提升了望都的对外形象。她采制的作品《脑瘫女孩用嘴“绣”出坚强人生》在第七届保定新闻奖(2016年度)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望都县八旬“草根宣讲团”让党的理论宣讲更接地气》在第十一届保定新闻奖(2020年度)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赵倩还先后被评为2016年保定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新闻协作先进个人、望都县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0年疫情期间,赵倩勇敢“逆行”,深入社区、医院、隔离点等疫情防控一线采访报道,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奉献与担当。她采写的《坚守一线 众志成城抗疫情》《城区办:爷孙争当志愿者,奋战抗役第一线》《东关社区:党员干部带头,筑牢疫情防线》《望都:防控疫情基层干部在行动》等20多篇新闻稿件,有力宣传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振了全民抗疫的信心与决心。
赵曼:“女承父业”的播音主持
赵曼比姐姐赵倩小两岁,2009年毕业于河北传媒学员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的并非播音主持专业,赵曼能够最终成为电视台播音员,很大程度和父亲的鼓励支持有关。
上世纪90年代,赵曼的父亲曾是望都电视台的一名播音员。小时候,赵曼就拥有不错的声音条件,比较喜欢朗诵播音,还做过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大学期间,赵曼就曾在望都电台担任过实习主播。大学毕业后,她的播音主持梦想并没有马上照进现实,而是在一所幼儿园当了一年的多的幼儿老师。2011年,望都电视台播音员出现了空缺,这时,台领导想到了赵曼。在实习期间,她字正腔圆的发音,沉稳大气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赵曼就这样进入了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救火”播音员。三年后,赵曼通过社会公开招聘转正,正式成为望都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赵曼说,她能够走上播音主持这条路,特别感谢父亲的鼓励和支持。“刚进入电视台时候,父亲怕我有压力,一直跟着我为我进行辅导,包括稿件的断句和重音都会指出来。我也算女承父业,接了他的班。” 播音员和主持人看似风光,实际上背后也充满艰辛。赵曼每天都很忙碌,除了录制《望都新闻》,还要为记者稿件录制口播,为专题片进行配音等,早出晚归成为常态,周末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由于经常加班无暇照顾家庭,家人不免有些怨言。赵曼说:“2013年生完大儿子,孩子刚过满月,我就开始上班了。既然选择了新闻主播,就要热爱这个职业,播音工作就是我的事业。”
今年,望都县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为了及时准确报道城改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赵曼随记者走进拆迁现场报道相关情况,制作成“短平快”的视频,通过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微信群、朋友圈进行发布,就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及时录制《城改大家说》电视问政栏目,为城改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地宣传引导作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赵倩和赵曼现在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姐妹俩既要照顾各自家庭,又要做好本职工作,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工作中,两人也会经常进行交流,赵曼有时候会就稿件内容和画面搭配给姐姐提一些建议,赵倩也会提醒妹妹在播音时应该注意哪些。姐妹俩合作录制的电视新闻曾多次获奖,曾获得第七届保定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脑瘫女孩用嘴“绣”出坚强人生》就是由赵曼来配音的。2020年,赵曼被评为了保定市十佳节目主持人。赵倩和赵曼说,未来的日子里,她们会牢记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采写制作出更多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让“正能量”和“好声音”传遍望都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