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时间:2023-07-24
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紧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步伐,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继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活动,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宣传教育。迅速抓好学习贯彻,切实把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工会十四大精神上来,跳出思维定势,奋力开拓创新,做到吃透精神、善于谋划、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二、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在全区大局中找定位、在重点工作上求作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一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政治引领,夯实职工思想基础。明确责任分工,抓好总体协调部署,落实企业产改主体责任。开展“产改政策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和一线产业工人了解相关政策。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动员企业广泛开展圆梦行动、名师带徒弟等项活动,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岗位练兵比武、工匠人才培训。实施创新工作室倍增计划,拟用三年时间,下大力培育以李海涛、尚文韬等劳模和工匠人才领衔命名的区级创新工作室20家,从中培优选优,申办市级以上创新工作室。
二是开展劳动竞赛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围绕高质量发展,广泛开展岗位创优、重点项目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服务民生工程、创新驱动等项目劳动竞赛,引导企业持续开展“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五小发明”等类别劳动竞赛,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围绕保定市“7+18+N”现代产业体系,选拔一线技术精英,参加市级以上快递员、电商等行业及工种技能大赛,举办区级或企业级的车工、复卷工、电力器材等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激励广大职工建功“十四五”、勇当新标兵。
三是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引领作用。以劳模工作为抓手,为社会选优树典。持续关心关爱劳模,搞好节日慰问,热诚排忧解难。创新劳模管理,组织外出参观、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主题活动。落实劳模待遇,组织省部级以上劳模体检,发放劳模“三金”。组织劳模宣讲,分享劳动故事,传递劳动价值,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强大精神动力;扎实推进工匠命名,做实“满城工匠”品牌。在第一批培树39名区级工匠(其中8名获评“保定工匠”)基础上,第二批拟再次培树40名。三是严把关口,做好区级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
三、牢牢把握工会基本职责,加快构建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职工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一是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全面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村级工会联合会、工会职业介绍所、女职工温馨驿站建设,面向困难职工、农民工、转岗待岗职工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帮助困难职工申请创业资金,对困难职工予以生活救助、“一日捐”医疗救助。继续开展“金秋助学”,为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资金。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启动为一线职工“送清凉”,已为一线环卫工人、公安交警、新业态职工等送去毛巾、纯净水、西瓜、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下一步陆续对多个行业的一线职工进行慰问。
二是活化服务载体,提升服务效果。深入开展“关爱职工健康 工会在行动”职工健康服务活动,聘请专业人员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推进环卫工休息室、“女职工温馨驿站”、企业“爱心妈妈小屋”建设,动员广大女职工参加重大疾病团体保险。联合多部门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深化拓展,延伸领域,扩大企业覆盖面。继续做深做实送温暖、女职工“两癌”筛查、单身职工婚恋交友等项活动,使广大职工感受到“职工之家”的温暖。
四、牢牢把握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主动融入平安满城、法治满城建设,努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深化民主管理进民企活动,推动新业态企业逐步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持续提高符合条件民营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培育先进典型,推动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二是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按照“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集体协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协商,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
三是健全工会维权维稳机制。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落实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职工公益法律服务。加强舆情监控,完善预警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调处。
五、紧紧围绕“县级工会加强年”这个重要抓手,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打牢组织建设根基
一是大力推进阵地建设。聚焦25人以上企业和“八大群体”,以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带动建会入会实现新突破;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助力基层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培树先进典型;继续吸纳各行业能人融入职工志愿者服务队伍;强力推进“冀工之家”职工网络双平台建设。
二是用心促成横向联合。树立“大工会”理念,主动拓宽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工会+”工作模式,实现与财政、青年团、妇联、人社、医保、民政、教育、科技、文旅、应急等多部门、多团体的多层面联合,开展多项有意义、有价值的职工活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确保不断扩大工会推动整体工作的影响力和服务大局的贡献度。
三是持续抓好作风提升。强化创新意识,树立问题导向,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大抓基层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做到谋一件事、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工作和斗争本领、强化创先争优,不断推动工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